目前分類:理財 (2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最近證所稅 以及 成交量縮的問題成為股市相關的重要話題,並有不少人指出台股量縮的危機,但一直找不到中文相關的數據,於是好奇去查了一下。這篇文章就是希望提出數據來看,台股成交量相對於其他市場到底是高還是低。

相較於總成交量的高低(會受市值大小影響),在特定時段中股票的周轉率更有意義,亦即以一個時段的成交量和總市值相除。


以下即以  http://www.world-exchanges.org/statistics/monthly-reports

 2012年3月(3月在最近來說是台股比較中間的交易量,2月的交易量就特別大,1月就特別小)資料,列出全球的主要股市 作一比較,單位都是百萬美元。 

ffaar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綠角是我學習理財的過程中使我受益最大的人,他的部落格綠角財經筆記也一直是我持續吸收新知想法的地方,上月得知他終於要出第一本書了,真是頗為興奮。

     書名的部分,我也和很多綠角的讀者一樣覺得怪怪的,因為主標感覺跟一般那種教人投資賺大錢的書有點像,但換個角度想,也許這樣比較能吸引到本來不作指數投資的人來看,所以用「勝經」二字我還算覺得ok,不過覺得「股海」二字還是怪怪的,畢竟書中內容不只是股票相關的事情而已。

      雖然書中指數投資的觀念想法大都是我已經很熟悉的想法,但讀來還是令人感到耳目一新,畢竟從單篇文章,變成有較完整系統的書籍還是能帶來不同的感受,如同在部落格上犀利流暢的文字,使人拍案的比喻(雲霄飛車真的是很精釆貼切),一路讀完真是十分過癮,不過讀完之後心裡第一個聲音是「這樣就完了嗎?」。我想意猶未盡大概是很多綠角讀者們的想法,因為相較於書中較精簡而深入淺出的介紹,綠角絕對還有很多很多的好東西可以分享。一方面也讓人感覺到,其實指數投資的觀念和知識也不是「那麼簡單」,可以靠一本書就講盡,另一方面也讓人開始期待他的下一本書了。

ffaar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8) 人氣()

這篇是很早以前的舊文,拿來救救本格的乾旱狀態:


我們在直接買股票、買債券的時候,假如該股票每年能穩定配現金股息,而債券穩定付息,這對投資者來說都是令人放心的好事,表示該股票的公司業績穩健,至少現金充足財務上沒有什麼問題。該債券發行者也沒有財務上的問題。

但是,如果是基金(含ETF)呢?穩定配息的基金是不是同樣代表基金很穩很令人放心呢?是不是配息愈多,對投資人就愈有利呢? 先說結論:不是, 而且有些時候,配息愈穩定反而對投資者愈不利。

ffaar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篇文章介紹長期投資相較於短期進出的優點。

 

何謂長期投資:買入一個標的之後,不隨便賣出,放相當長的時間,直到接近需要用錢時,或是特別的因素(例如對資產配置的人來說,一種資產上漲過多影響了資產配置的平衡,或是對價值投資的人來說,漲過多遠超過該資產的合理價格)才將資產賣出。至於長期的時間要多長,自然是愈長愈好,愈能發揮長期投資的優點,但一般而言,我認為7-8年以上是較合理的長度,如果規劃的時間不夠長,那投資的變數就會較大,比較適合以中期投資來考量規量。

 

為什麼要作長期投資呢?長期投資有以下幾個優勢:

 

ffaar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又是一篇bbs上的舊文


這篇分享個人對於停損策略的看法:

*停損策略 的定義:設定一筆或整體投資損失到某一程度時就強迫自己將它贖回。(因為對標的物看法改變而贖回的情況我不算在內,這後面會再討論)


個人認為,

一、停損適用的情況有以下幾種。(幾種情況之間可能重疊)

 

ffaar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這邊近乎荒廢狀態,但又沒什麼新文的靈感和時間,先貼個舊文充數一下好了。

      近來的市況應該一般基金投資人都有不少的虧損,既然買基金,想要求取比定存高的報酬,當然就有虧損的風險,重要的是如何面對虧損的狀況,而不只是擔心害怕或急著找人問要怎麼辦。以下提供自己思考解決方式的路徑。

(一)先思考自己對自己投資的想法。


     假如你自己有一整套投資的策略,不管是價值投資、技術分析波段操作、停利停損、還是資產配置長期投資。事前應該對於各種常見的市況都作了預先的考量及應變的方式,我想近來的市況,雖然說很慘,但也說不上是什麼空前跌幅(除非真接買到雷曼的連動債,那個狀況真的是空前的慘) 所以對這樣的朋友來說,大概不見得需要看這篇文章,應該早已經自己有了應對之策。


   反過來說,需要這篇文章的朋友,我認為有兩種可能。

ffaar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發展出新的詳細版本,可參見 https://finance.ffaarr.com.tw/2020/05/now-not-past.html     

 

今年以來全球的股市下跌,大多數人的基金績效應該都不太好,在討論區看到有人望著自己的基金績效興嘆,然後想知道該怎麼辦?

  不過到底要怎麼辦不是這篇的主旨,這篇主要是要講,不要陷入了「看過去」的迷思,這種迷思在看市場、看基金的時候常常出現,尤其在選基金的時候,看過去績效好就就買,但卻忘了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績效,但這篇要講的迷思也不是這個。而是要講,不要「看著自己過去的績效」來作現在的投資決定。

 

ffaar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文是前一陣在基金板上的文章,現整理一下(還有因最近新的資訊而作的工具改變)po出來算是對自己的想法整理和檢討。


一、投資想法的基礎信念:

1、現實的考量:希望投資是可以不需要常花時間看股市看匯率看淨值,而是可以一勞永逸的(資產配置完後,平常就可以幾乎不花時間了)。

2、認清自己的實力不能預測短期數年之內的任一投資任何標的或市場的未來。(甚至連6成準都不行)

ffaar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本篇本來是在基金板上的討論文,簡單整理補充一下而成。

         所謂效率市場理論,雖然派別很多,看法不儘相同,但簡單地說,他們認為現在的投資市場上,資訊流通快速,因此市場的價格反映了已有的利多或利空(太便宜的東西就會因立刻有人搶進而價格提昇,太貴的東西就會因大家賣出而降低價格),因此沒有人能靠掌握和分析資訊(例如看線圖或是看報表)在市場上獲得較高的利益。可用來說明極端效率市場理論最直接有趣的例子就是,一個經濟學家看到地上有100美金,卻不撿起來,因為他認為,如果地上真的有100美金,早就被撿走了,所以那一定不是真的100美金。

       理論如果講到這麼極端,當然缺點很多,被批評得也很多,因為市場常常不是真的那麼有效率,在不同的情形下一定有例外,而且例外應該不少。不過
這個假說雖然不完美,例外一堆,也絕不能解釋所有的狀況,但我覺得其實還是很有參考價值,尤其是拿來作為投資海外基金的參考。

ffaar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實這點以前的文章就提到過一些,現把之前bbs的文章拿來稍整理作更清楚一些詳述。

        有一種對於定期定額常見的看法(不論是網上或是基金入門書都有)是:定期定額可以分散減少風險,因此定期定額時,要選擇波動比較大的基金,才能發揮效用。反之,如果是走勢穩定風險小的債券基金,就應該要單筆投資,定期定額不能發揮分散風險的效用,反而會減少稀釋獲利。

        這種看法是否合理呢?首先,定期定額可以減少風險是大家都同意的,用在波動高的基金能達到效果,用在波動低的基金效果沒那麼明顯,這也是我同意的。但「定期定額可以減少風險」不代表它「只能用來減少風險」以及「不適合用在波動小的基金」。

ffaar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管是作什麼投資,想要有較高的報酬就會有一定的風險,這其中運氣都佔了一定的成分,因為人不可能事先掌握預測所有的漲跌因素,想靠點運氣投機獲得樂趣的人也許可以對此樂在其中,但如果是想要長期穩定獲利就要認清面對這個問題。

        一種人玩基金像玩股票,短線殺進殺出,短期間來回賺了好幾筆,就認為自己神準,想說賺錢容易,所以多交幾次那點手續費不算什麼?殊不知好運不是天天有,手續費卻是如影隨形不管賺賠一定要收。

ffaar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常看到一種投資基金的方式,看到一些熱門基金近期的優厚報酬或是專家推薦就下去買,想的是買了就會賺大錢,卻沒想到一下就損失慘重,然後不知該如何是好,有人在慌亂中慘賠殺出,有人甚至因擔心而影響到日常生活。

        這樣的買基金方式,即使買到好基金,也很可能因為風險評估錯誤而失敗,甚至帶來很嚴重的損害,因此比起挑好的基金,評估並挑選適合自己風險的基金以及應對策略才是投資基金的第一步。

ffaar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本篇許多內容最初是在魔法設計師的blog上的文章回應討論,再加上最近的一些想法進一步整理而成。

        一般常聽到一種看法,黃金因為作為許多國家幣值的擔保,且具有全人類共同貨幣的作用,所以它具有保值的作用,尤其是在物價上漲較多時,持有黃金是較有利的選擇。而近幾年(尤其近一兩年來)來可說是黃金的大多頭,讓投資黃金的人大都賺了不少,當然物價的上漲一定敵不過黃金上漲的速度。

        然而,實際上黃金真是個穩定而能保值的投資工具嗎?(註1)

ffaar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相較於在台灣(不論在投信或銀行開戶)買基金,開美國券商買etf或指數基金,優勢非常多,不僅投資標的選擇多,收費又低廉,這方面可以參見綠角寫的 為什麼要開海外券商戶,以及該文章列出的相關文章,有很多對於投資成本的深入分析,以及實際的操作方式。

        如果說在台灣買基金還有什麼優勢,大概只剩下以下幾點:

1、稅務:

       在美國註冊的基金的所有配息會收30%的稅。(但對於台灣人來說,資本利得不像美國人或在美國住的人,還需要扣稅)

ffaar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上篇簡介了買連動債前應該先注意和了解的事項,但是到底要不要買,什麼情況下適合買呢?以下作一簡介。

        在考慮理財目標和資產配置時,一個標的是否要納入自己的投資之中,有兩個考量的重點。一是該標的的風險與報酬之間的關係是否合理。二是其風險大小和報酬波動方式是否符合自己需求。

ffaar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連動債(全名連動式債券,又叫結構債)是近年來金融機構(包括銀行、保險公司)常推的一種投資產品,但其實它通常十分複雜,複雜到業務或理專也常不能完全了解,再加上很多連動債中的廣告用語的混淆,使得投資人本身很可能會投資了不適合自己的產品。本文(分上下篇)以自己幾年來幫家人選購的經驗為基礎,簡單地介紹這種商品的特性、買前應注意事項、在資產配置中的作用,以及如果買錯了連動債要怎麼辦等等。

        連動債是指結合了許多種不同的投資工具(包括債券、貨幣、期貨、選擇權、銀行交換等等)來使投資報酬連動到某些標的(包括利率、股市、商品價格、基金、匯率等等)的投資產品,它的本意是替一些需要的人,量身打造符合其需要的投資產品。

ffaar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初學者想作基金理財時,常常想到的問題是「要跟誰怎麼買基金?」「要買什麼基金?」,雖然投資管道以及投資標的也很重要,但比起這些,我覺得了解自己的目標、資金狀況、風險承受度等等更重要,這些想清楚了,也才能進一步選出適合的投資管道、策略以及適合的標的。

         以下是將一些重要的問題和可能的建議作成圖示提供參考。(建議可能不夠完整,是比較概略的)因為原本是以bbs的介面製的圖,所以有點小有點亂請包涵。

ffaar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從去年底以來一直有關於國外etf來台掛牌的零星消息,不過最近看到Finacial Times的報導,"Taiwan to open up its capital markets"(1月2日的報導)應該算是比較完整的(不知為什麼中文媒體沒有比較好的報導)。

      這篇文章的大意是說,台灣的股票市場將在半年內由美國、新加坡、法國、韓國、日本等地,
引進數十種etf。
       該報導訪問台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吳榮義,提到灣證券交易所這個月已經和msci簽下協定,將會引進美國 i-share公司的一些msci指數的etf,在台灣以台幣來交易。

ffaar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篇算是搭配之前外幣定存介紹的文章,介紹有一個和外幣存款角色很接近的理財工具,就是貨幣型基金。在台灣能買到的貨幣型基金,全部都是屬於開放型基金,亦即投資人可根據每日淨值,每天在銀行、投信、券商或保險公司買入賣出,這點與其他類型的基金是類似的。

        貨幣型基金的投資標的是定存存單以及一些短天期(多半是半年以下)的票券,因為期限較短,不像長期債券或其基金,其價值會受到利率波動的影響,因此本金損失的風險很低,但和外幣定存一樣,也同樣要承受匯率的風險和匯差的成本。

ffaar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十一、「我之前買xxx基金有賺xx%喔!這是支好基金」

        基金的績效好壞不是以最後賺多少來判斷,同樣最後總報酬率15%(這是一般銀行網銀顯示的報酬計算方式),投入一年和投入五年、用定期定額或單筆,其意義是完全不同的,應該要考慮金錢的時間成本,計算投資的內部報酬率,也就是你每一塊錢投入一年可以賺錢多少比例的報酬。例如單筆投入5年賺了15%,年複利報酬率就只有2.835%,只比台幣定存稍好而已,還不及美金定存。(計算方式以及定期定額報酬的算法,可以參見
綠角的這篇文章及文章後提到的幾篇相關文章)
        即使依此計算出自己基金的複利年報酬不錯(假設年複利報率20%),也別高興太早,進一步該作的事是把它和相應的指數(例如xxx新興市場基金就用msci新興市場指數來對照),在同一時間內的年報酬率拿來比對,假如發現該指數的年報酬是25%的話,代表這支基金這期間的表現比大盤還差,績效是不理想的,購買指數基金就可以打敗它了。

ffaar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