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篇算是搭配之前外幣定存介紹的文章,介紹有一個和外幣存款角色很接近的理財工具,就是貨幣型基金。在台灣能買到的貨幣型基金,全部都是屬於開放型基金,亦即投資人可根據每日淨值,每天在銀行、投信、券商或保險公司買入賣出,這點與其他類型的基金是類似的。

        貨幣型基金的投資標的是定存存單以及一些短天期(多半是半年以下)的票券,因為期限較短,不像長期債券或其基金,其價值會受到利率波動的影響,因此本金損失的風險很低,但和外幣定存一樣,也同樣要承受匯率的風險和匯差的成本。

        原本貨幣基金設定的主要目標,是以集合眾人較大量的錢來作投資,希望在低風險的情形下,獲得比個人定存更高的利率(有些短期票券要一定的數量才能購買,大額定存也可能獲得較好的利率。),但目前台灣能買得到的貨幣基金的內扣管理費用都過高(平均每年1%左右),因此把這些貨幣基金原本相較於外幣定存的優勢給抵銷了,甚至有些貨幣基金的獲利率還不如該幣的定存,再加上購買手續費和銀行信託費就更加划不來,所以說,在台灣能買到的貨幣基金,大多並不適合作為長期資產配置的工具。如果在其他地區(如美國)購買,有可能選到收費很低(每年0.5%以下甚至更低)的貨幣型基金,就會比定存有較明顯的優勢,這樣就可以作為與定存作用類似,但長期配置更有為有利的選擇。

        但相較於定存,它有還是有兩個優點。一是隨時可贖回,不像定存受的天期的限制,但這個優勢其實被基金的贖回到拿到錢的天數(5到10個工作天)給抵銷不少,而且有些基金公司會對於過短期的出入加收手續費。(短期的定義也是各家不同)

        另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優勢。是基金轉換的功能,它可以在交一定數額的轉換費後與同基金公司的其他類型基金作轉換(一般是以兩支基金的當天淨值轉換),,對於投資基金的人來說,假如原本有投資其他基金,但覺得賺夠了或覺得市場情勢不佳,暫時想換成現金避險,這時就可以轉換成貨幣基金,過一陣覺得市場有變,可以再轉成想投資的股票或債券基金,省去贖回再買的及往來天數,以及再次投入時要交的手續費。

        貨幣基金要如何選擇呢?主要還是要看自己的需求。如果目標是取代定存作為資產配置的一部分,那就先選自己想要的幣種,比較同幣種的那一家的收費最少,殖利率最高,因為貨幣基金的操作差異小波動不大,所以過去績效反而較值得參考,通常績效即反映了該基金的收費多少(但也要稍注意,該基金是不是有靠購買了天期過長的票券來拉高利率,因為那樣會讓基金的波動增加),大致了解之後,將其殖利率和銀行的該幣種定存作比較,假如比定存利率還少就完全不用考慮,假如比定存稍高(至少要高過銀行每年0.2%的信託費),而目標又是放長期(可稀釋一開始的手續費)的話,那就可以選擇該貨幣基金投資。
 
        假如目的是作為基金轉換操作的話,那最重要的考慮就不是績效,而是同一公司、同一幣種(幣種轉換也要成本)中是否有較多你想要購買的基金,這樣才能達到資金暫時避風港的作用。


相關文章:
外幣存款理財投資簡介(上)
外幣存款理財投資(中)--選擇銀行及操作手續

外幣存款理財投資(下)-匯率、幣種及資產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faarr 的頭像
    ffaarr

    遠之聲:ffaarr的分享世界

    ffaar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