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荒廢許久了,就以寶寶國的介紹復出好了,前一陣懷念哥哥的時候,和雨講到要寫一篇城堡國中各隊以及各個國家的介紹,不過想想要介紹各隊之前,還是要先從寶寶國平行世界的兩個重要的特性開始介紹,這樣比較能有助於了解各隊各國各角色的運作方式。

 

      寶寶國的平行世界中的兩大特色,出場自報家門,和一人(動物)分飾多角。咦,聽起來怎麼好像跟傳統戲曲有點像的樣子,不過還是很不同,以下就作一介紹。

 

     出場自報家門,其實只限於名字,也就是每個動物要說話的時候,一定要先說自己是誰,好像是發語詞一樣,例如小貝貝說話時,會先說「我是小貝貝,……」,小兔兔出場時會說「我是小兔兔,…」這種習慣不知是從何開始的,最初大概是因為怕說話的時候大家會搞不清楚是誰說的,畢竟雖然大家的聲音有些不同,但還是很相近(畢竟我們不像布袋戲黃文擇,可以一個說出n種聲音)所以一句話出自於誰很容易混淆,加了自報名字的發語詞之後,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這種發語詞習慣了之後,有些寶寶也會習慣在自報加上該動物的特色叫聲,例如「咩,我是小綿綿」、「汪(ㄨㄥ\),我是可愛」之類的,這樣的情形在叫聲比較明確的狗、羊等比較明顯,在叫聲不明確的熊和兔(不過熊和兔分別有其「規定」的叫聲,是無(/)和跳,這種有趣的現象將另文介紹)就比較不會出現,加上叫聲之後個動物的報名方式更顯出特色,而區別的作用也各為明顯。

 

  不過,每個動物出場,甚至每說一段話都要加上自報名的發語詞其實是有點繁複的,例如「我是小貝貝」有五個字,增加說話時的不少麻煩,因此像英文 it is 會簡稱 it's一樣,逐漸發展出了簡略的唸法,首先「我是」兩個字獲得了簡化,大致上把「是」的音省略,但也不完全等於只剩我的發音,首先是我會變二聲(原本三聲遇到三聲就會變二聲,但這個情形不只限於首字三聲的名字),韻母尾音也還有一點變化(有點難以形容)。接著第二步,因為多數寶寶的開頭都有一個「小」字,所以是「我是小」整個獲得簡化,變成了大致「ㄨㄠv」的音,但前面的ㄨ的部分還保留有點一或二聲。例如「我是小貝貝」就大致發音作「ㄨㄠv」貝貝,這樣就把五個字變成三個字節,這種簡稱在小開頭的寶寶中都可以使用,但愈常出場的,就愈常使用簡寫。

 

  除了一些共用的簡化原則之外,也有些特定的寶寶會出現特別的自報家門方式。例如「小波」,最初經過了「ㄨㄠv波」這樣的自報名字方式之後,乾脆就變成「微波」這樣又好唸又有特色。這樣以「微」來代表「我是」或「我是小」的方式,也影響到其他寶寶,例如綽號「禿驢」的「熊熊」(ㄒㄩㄥ/ ㄒㄩㄥ/),就開始在發語時稱「微秃」(牠是自己認為禿很好看所以會這樣自稱)。另外,到了後期變得有點「自戀」「信心過度」的「熊熊」(音ㄒㄩㄥV ㄒㄩㄥ/,和前述的禿驢是不同一隻),直接把發語詞變成呼喊自己名字簡稱「熊」一個字。

 

  有了這個「自報家門」這個機制之後,下一個特色「分飾多角」的運作就容易多了。在寶寶國中,寶寶最多約60個左右,就算加上家人也只60多個,但這個世界出現的角色可不只這麼多,所以就需要一動物分飾多角這個機制。

 

     例如又是以小貝貝為例,小貝貝有一個妹妹叫「小小貝貝」(凡是加上小小字頭的,一般年紀很小,講話會講不大清楚,以此類推通常還可以再加一個小,就變成小小小貝貝,就年紀更小,可以加幾個小沒有限制,總之有小貝貝可以視需要有很多妹妹),還有一個在小熊國的親戚和好友「小貝」,還有一個在小達國的,「很壞的」「貝貝」等等。這些「貝」字頭的角色都有一個特色,就是她們都長得跟小貝貝一樣,從外表是無法區分她們和小貝貝,要實際上看她們的說話和行為才能分辨是誰,也就是說,其實她們出現都是由小貝貝分飾的。

 

     既然外表都一樣,那麼自報名字就變得更重要,例如小貝出現的時候會先說「我是小貝,…」這樣大家就知道她是小貝不是小貝貝,小小貝貝出現的時候也會說「我是小小貝貝」(可能小會發音不標準)但是如果是貝貝的話,因為她是「壞的」,所以通常不會自報名字,或會冒用小貝貝的名字出場,然後做一些壞事之後就跑掉了,但通常在走之前還是會先揭露自己的身分,例如不同的壞角色特有語調說「呵(音ㄏㄜV,這是壞角色的代表性發語詞),我是貝貝」,常常離場時才自報家門也算是他們壞角色的特點。

 

  那貝貝走了之後怎麼辦呢?為了與之前的貝貝加以區別,這時要登場的小貝貝會說「ㄟ我來了」這樣一句話,表示她不是之前壞角色(所以剛剛那些壞事不是我幹的,我也不清楚狀況),然後大家就會跟小貝貝說剛剛貝貝出現做了很多壞事等等。不過也因為這個台詞很好用,所以有時也會被壞角色利用,例如貝貝會再度出現,但說了「ㄟ我來了」,讓大家疏於防範而再被她做壞事成功。而也有的時候一些較頑皮的寶寶惡作劇之後,用「ㄟ我來了」,假裝之前的事是跟他長得一樣的壞角色幹的。

 

  一動物分飾多角的特色,造成了另一有趣的現象,就是有些角色之間總是見不到面,例如小貝每次從小熊國來探望小貝貝的時候,小貝貝都會剛好不在,過會小貝離場說要去找她之後,小貝貝又會出來問說剛才有沒有看到小貝,聽說她來寶寶國要找我之類的,總之她們不會同時出現,只會在兩熊都退場之後,由其他寶寶聽說她們已經見到面了。

 

  除了寶寶們分飾多角之外,我們兩人也不例外,前篇提到的「萊福」「小白」是我們的主要角色之外,我還會飾演萊福的兒子「福福」、「小小福福」、「小小小福福…」、萊福的弟弟「萊白」、表弟「萊表」、以及壞角色「萊米」,妹妹還會飾演「小白」的女兒「白白」、「小小白白」、「小小小白白」…、小白的妹妹「小眠」(眠是不是這樣寫忘了,本來應該和萊白的交叉命名原則一樣用小福,但跟古早翻譯阿福即小夫的弟弟同名,感覺很怪所以沒有用)、可能是堂妹的「小堂」(或寫作「小糖」?其實很多字當初是先有音後找字的所以沒那麼確定)、以及壞角色「小達」等。另外,因為福福和白白和其他寶寶的年紀比較接近,後來出現的次數不下於小白和萊福。  

 

  總之,由於一人分飾多角(當然也配合虛擬角色),使得寶寶國世界的角色,可以不受限制地擴大,下篇會比較詳細介紹這個世界的各個國家及角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faar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