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有人在維基百科上加上「幹x x」這個國罵的條目。(其實之前也有多次建立,但因為內容太惡搞被刪掉了)被人提交刪除。一個認真的台灣維基人花了工夫,把它的內容修改成目前較正式且內容較豐富的內容,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9%B9%E4%BD%A0%E5%A8%98也因此讓很多原本持刪除或中立立場的維基人也改為支持保留,雖然也還有不少「衛道之士」持反對意見,不過目前看來應該多半會保留了。



這類條目的存在和討論正是維基百科比一般傳統百科有意思之處,它收羅的知識範圍比一般百科要更為廣泛。很多一般百科不會收錄的東西比如通俗文化、日常生活事物等等,都加以收錄,有時看到一個平常不以為意的小東西,被寫成一個內容不錯的條目時,常會恍然大悟,原來這個東西也可以講出這麼多學問啊。所以說只要有心,事事物物都可以成為好條目好知識。

當然維基百科也不是什麼都會照單全收,當一個條目出現後,任何人都可以將自己覺得不適合的條目提交刪除,除非有明顯符合正式刪除理由(比如胡搞破壞或沒實質內容的條目)。接下來會有至少一個禮拜的時間,透過整個參與社群的討論、共識和投票來決定是要刪除還是保留。

尤其非傳統百科的條目,常常會引起很多爭論,討論它是否夠重要,是否有廣告、追星或自我宣傳之嫌,內容是否有意義或精確性存疑等等。不同意見的雙方,可以拿出論據理由,來說服對方該主題是否具足夠的條件可以保留成為獨立的條目。

在保留與否,其中有個很重要的不成文原則就是,實際內容品質常重於主題本身的重要性,也就是同一個主題也許重要性不那麼明顯,在媒種情形下可能被刪,但也可能因為寫得很具知識性,讓讀者可以看得出所描寫事物的特點而被保留。也因此被提交刪除的條目撰寫者,常會利用一週的時間,根據提刪者的看法,作出條目內容的修改,而其他也熟悉該條目主題的維基人,也會出手相救這個條目,就像國罵條目一樣。所以有時候條目被提交刪除不是壞事,反而是讓該條目浴火重生的好機會。透過刪除討論投票的機置,把不適當的條目和不理想的內容刪除,把有潛力但內容不佳的條目改進保留,使得維基百科的內容越來越好越豐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faarr 的頭像
    ffaarr

    遠之聲:ffaarr的分享世界

    ffaar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