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的一些想法原本是想要回應KJ的一篇有意思而發人深省的文章〈讀者,你為什麼要相信維基百科的內容〉。愈想內容愈多,就乾脆變成一篇文章,也好解除一下這邊文章青黃不接的旱象。

        KJ的文章由一段yahoo奇摩知識+和維基百科的內容的比較問題開始談起,希望維基百科讓人相信的理由,應該不是靠著品牌的迷思(logo的庇蔭),或是看似正經的書寫形式,而是更堅實的,能讓讀者確認的參考資料。(僅為個人簡單摘要,還是推薦讀全文比較精釆清楚)

以下是我的一些想法:

        如果說看到同樣的內容,對於出自於維基百科的信任度大於yahoo知識+是一種品牌迷思,那麼加上參考書目,就是用另一種品牌迷思(書的資料比網路資料可靠)來支持維基百科的可信度。(我覺得這種品牌迷思沒什麼不好)
     
        人在學習的程中,總是會根據經驗或其他人或著作的說法,形成一套看法作為基礎來幫助自己獲取知識:例如可靠度:「大英百科>英文維基>中文維基>知識+」,或者「學術著作>一般書籍>一般網上資訊」,這樣的看法稱之為「迷思」或「刻板印象」亦可,但常常多少還是有一定的根據,至少作出「在沒有其他變數的情形下,排在前面的可靠機率大於排在後面的」這樣的推斷也是合理的。雖然儘量排除權威或品牌迷思,採取懷疑的求知態度是重要的,但同時我們也需要一些我們覺得比較「可靠」的來源作為了解某些事物的基礎或入門。

        寫維基百科時,加注參考資料所以能「增加可信度」,所倚賴的基礎就是這種「迷思」,因為相信出版的文字或是學術著作是比較可信的(事實上則不見得,曾看過有學位論文的產生過程和機制還不及中文維基百科),所以這些著作在參考資料中使得維基百科內容變得更可信了。(換言之,獲得了published這個「logo」的庇蔭)

        所以,我非常贊同寫維基百科時,要儘可能將自己參考的資料加注,以提高條目內容的可信度,也便於想要驗證內容的讀者進一步查詢。有參考資料的內容愈多,在維基百科的logo之下的內容就會獲得更高的信任度。

        不過,我覺得內容的可信與否,是一個漸層的關係,而不是一分為二,同樣有參考資料,有的條目內容逐字逐句皆有出處,有的條目在篇末列了許多書目,有的一長篇只參考一本書、有的條目只列了其他網站作參考,而沒有參考資料的內容中,也有較可靠的(例如編者是某方面專家而參考自己,或參考了可靠著作但沒註名或翻譯了較中文維基可信度高一些的英文維基)或是較不可靠的(隨手搜到網上資料整理的、憑直覺寫的)。

        而沒參考資料的內容,儘管相較而言不是那麼可靠,但對於一個找不到更好網上資料(在中文世界,很多主題皆是如此,用google搜也只有維基百科有較清楚的內容介紹)的讀者來說,維基百科還是一個很好的參考來源,至少可以為入門者提供一些初步的指引。(但應有模板提醒讀者內容是來源不明的)

        所以我覺得,雖然很希望人人能在撰寫過程中留下參考資料,但實際上在維基百科追求可靠內容的路上,該作的事是把沒有參考資料的資訊標注出來,逐漸用較可靠的資料取代較不可靠的資料,且刪除其中有爭議或誇大不實的資料。至於容許那些內容整理得不錯但「身分不明」內容的存在,也許會降低了維基百科這個logo之下的「可靠程度」,但未嘗不是在知
識分享的目的上帶給讀者更多的幫助。

換句話說,我們當然希望人人都能有潔淨無虞的地方可坐,但在那個理想能達到之前,先在公廁中提供一些馬桶墊也是有用的啊!(註)

(註)大英百科曾批評維基百科像公廁的馬桶墊,因為可能看似乾淨,但不知道有誰用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faar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